有经验的投资者买字画,主要看作品的风格、题款、印章和纸绢几个方面,只要发现一方面有问题,或几方面都没有问题,即可在短时间内决定取舍。
书画艺术的时代风格,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和物质条件密不可分,它是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书画家都不会超越它的影响和制约。正如秦汉时期的书法家,决不会书写行草和楷书,因为那是千年以后才出现的书体,这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书画艺术的时代风格即随着这种演变而发生变化。
从绘画看,我国最先兴起的是人物画,以后才发展山水画和花鸟画。水墨画虽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奠定基础,但宋以前却是以彩绘为主。五代和北宋时期,水墨画开始与着色画分庭抗礼,元以后才推行水墨画,到了明代,又出现徐渭的泼墨大写意,所以唐以前的水墨山水画肯定是假画。山水画开始问世时,并不讲究透视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舟的现象不足为怪。宋代的花鸟画主要是写生,到了明代才出现写意。时期的人物画得很幼稚。在人物画法上,唐代仕女图多丰腴富态,明清仕女则清秀典雅,至于头饰、服装、摆设和用品等,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的不同,因而绘画上也就形成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
看时代风格是鉴定字画的关键。1991年,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进一幅绢本花卉图,落款只有“顾汝言”三字,为了识别真伪,便请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先生来鉴定此画。刘先生主要从时代风格入手,首先看裱工,确是明末清初的裱法,再看落款,也是明代晚期的落款方式,又仔细看了画绢,竖丝是单丝,横丝是双丝。从作品的风格看,作者的书法和绘画都带有很强的文徵明的特征,可见此画在文徵明之后,画的周围还有四五个题跋,其中一人是明末知名人士。以上特征所展现的时代风格,足以断定此画非赝品,属明代晚期作品。
看个人风格
书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师承渊源、审美观点,以及创作过程中的笔法、用墨、用色和章法结构各有不同,因而便形成了每个书画家自己的艺术风貌,基能熟知主的艺术风格及其特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少投资失误。
中国书画家非常讲究笔法,每们书画家的执笔方法、行笔速度、落笔轻重, 以及笔锋转折节奏等,都有不同的方法和习惯。以宋代四在家为例,苏轼用笔重按;黄庭坚用笔轻慢;米芾用笔快速;蔡襄则喜用涩笔书写,由于每个人独具风格特色,所以作品中就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和风貌。
在现代画家中,齐白石的作品笔法清逸自然,笔墨酣畅多变,色彩艳丽,直朴率直,具有浓郁的农家气息和乡土韵味。形成如此独特的艺术风格,除了他一生勤奋和艺术天赋外,还与他的农民出身,后来又做木匠不无相关,正如他的作品中,有时就出现“湘上老农”或“鲁班门下”之画名雅号,喻意不忘本色。仿齐白石的假画虽多,但只能仿其形似,而绝无独有的风格和神韵。
傅抱石的作品近年来走俏国内外艺术市场,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抱石皴”和“渲染法”而闻名画坛,他作画时有个习惯,即作画时必须喝酒,画案上放着一个大酒坛,里边插着一根吸管,边吸边画,边画边吸,那一幅幅山峦重叠、气势雄伟、意境深邃的山水画力作,都是在飘飘欲仙中完成的,那意境、那笔墨、那不可捉摸的创作灵感和艺术个性,作伪着无不望尘莫及。
书画的章法结构也能体现个人风格。比如清代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他的《墨竹图》题款一反常规,正统章法是从右向左,写在画面空白处,而郑板桥却从左向右,题于竹石空隙之间,书体是隶书与行楷结合,行款不是直书到底工,而是大小 不一,歪正不齐,疏密不匀,高低错落,活泼灵活,潇洒自由,然统体结构又非常统一,堪称一绝。他笔下的竹子挺拔爽劲,真情实态,所题的“一节复一节,千枝钻万叶,我自不开花,免缭蜂与蝶”诗句,更是咏物言志,借物喻情,道出了画家看破红尘、超凡脱俗的心境。金农(扬州八怪之一)也画《墨竹图》,但画法上却竹竿以顺笔画出,即不坚挺,也不点节,婀娜多姿,疏密偃仰,左上侧题诗云:“雨后修篁分外青,萧萧如此过溪亭。世间都是无情物,只有秋声最好听。”诗画结合,为竹写照,清高拔俗,意蕴深邃。虽然两位画家对社会、对人生、对艺术有着共同的看法、理想和追求,但作品又各有独立的个人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看款印和印泥
在鉴定字画时,辨认签名比辨认印章更为重要,不少伪作就在题款签名的笔法和书法功力上露了马脚。辨认签名还得熟悉书画的签名习惯。例如,赵孟頫字子昂,他在收札上署名“孟頫”,而绘画上常写“子昂”。董其昌字玄宰,行里曾有“画不见其昌,字不见玄宰”之说。
字画上的印章对鉴定真伪能起到辅助作用,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清宫内府的字画藏品比历朝历代都丰富的多,乾隆帝为此曾配备了许多鉴藏印章,最常见的有“乾隆五玺”,即“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和“石渠宝笈”等,这些皇印对考辨字画真伪无疑是重要佐证。
鉴定章对识别真伪也很重要。民国期间,考古鉴定学者兼古玩商罗振玉,曾被日本人视为鉴定金石、字画的权威,经他鉴定的碑帖字画,经常盖上“罗振玉”小手章。著名收藏家周叔 过目的古籍善本和字画真品,喜欢钤盖“叔 眼福”印章,只要作品上有这样的名人鉴定章,投资者总比较放心购买,而古城古玩商也因有此章而高抬价多赚钱,至于有皇印的作品,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宫廷藏品,其印章的价值就更可观了。
印泥也有朝代特征,宋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调朱,南宋以后逐渐用蜜调朱,元代以后才和油调朱。作伪者有时在一幅伪作上,盖了很多不同时代的印章,但印泥却是一个颜色,明显是同时盖上去的,即可断其为假货。
听一画界朋友说,他曾应邀陪同一藏画家去北京买画,据说是唐寅的仕女,索价60万元。卖画者下榻某星级宾馆,说是刚从锦州过来,一路上由四个保镖将画护送至京。只能先看照片,若价钱基本上能接受,才再让看实物。因从照片上无法辨别真伪,经再三要求才同意拿出画来。解开用兰布包裹的旧画盒,画盒里有一用红绸子包裹的画轴。画面为纸本,已经褪色。刚打开一半画心,即发现历经数百年的诸多收藏章和鉴赏章,其印泥均为同一颜色,随即将画卷起。已无兴趣再往下看,告知对方此乃伪作。
画纸和画绢
宋代以后的纸主要是棉纸和麻纸,纸的表面不很平匀,颜色呈灰白色,表里如一,作假画经常用颜色、茶水和熟地黄染纸,染出的纸深浅不一,具有水渍,也有的用烟水将纸染旧。真正的古字画天然古色,随着年代的迭进,会风化出一种光亮平滑的包浆,古朴光润,古香古色,伪品与之相比,一看便知真假。
绢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宋代绢横竖丝都是单丝,丝线较粗,颜色较深。明代绢竖丝仍是单丝,横丝则变为双线,经纬更加夹密。80年代,有个画商给天津出版外贸公司送一幅明代兰英绢本山水画轴,索价5000元,虽然画心发黄,且多处折裂,但尚能看出危峰峻岭,古松流泉,其潇洒清逸的笔法,很像兰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