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及大企业文联、美协及有关单位: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支援汶川灾区人民。山东文艺界特别是美术界广大艺术家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尤为突出,迅速创作捐画1100余幅,创历史最高纪录,为援助灾区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部署,在震后省美协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积极组织广大美术家赈灾义捐,一方面紧急发动优秀国画家开展主题性创作,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牵头主办,快速举办了“大爱无疆——山东省抗震艺术创作展”。展览举办于抗震救灾工作转向防止次生灾害和重建家园的关键转折时期,时效性强,现实意义重大,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观看了画展,指示要做好宣传,用艺术创作鼓舞全省人民继续投身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吴长江专程赴济南指导工作并出席了开幕式,冯远在讲话中认为,展览组织充分、创作深入、是全国第一个以书画摄影形式反映抗震救灾题材的重要展览,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省委宣传部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山东对口支援绵阳市北川县重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任务十分艰巨。希望山东文艺界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精品,发挥文艺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文艺家的更大贡献。
为此,省文联、省美协号召全省广大美术家,要践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保持高度的艺术敏感。要用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关注和投身这一前无古人的时代壮举,立足岗位奉献,继续拿起画笔,讴歌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升华高贵的民族精神,礼赞人民的伟大力量,塑造当代的人民英雄,高扬人性的璀璨光辉,彰显人间的大爱大美。以优秀的美术作品,表现重大题材,激励民族精神,鼓舞人民士气,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中国美协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抗震救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主题,最具情感共鸣,也容易产生精品力作。此前举办的国画展览,以短平快的高效率发挥了重要价值,此后进行的主题创作,则要突出精品意识,以高质量的作品持续发挥文化力量,同时在山东美术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产生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主要活动方式和推进步骤如下:
一、组织发动
请各单位认真组织发动,把本地各画种优秀的美术家组织起来参与创作。要认真研究题材、思想内涵、技法等,在创作中提高,提升主题性创作综合能力,提升把握重大题材的艺术素养,力求通过持续的创作组织,在我省美术界形成一支以主题性创作占据主导地位、引领主流思潮的美术劲旅。参加“大爱无疆——山东省抗震艺术创作展”的国画作者,可在参展作品基础上深入创作,亦可选择适当题材重新创作。
油画是重大题材创作的主力军。油画家要迅速行动起来,发挥优势,围绕山东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这个主题,创作出反映时代重大主题的精品力作。雕塑、水彩粉画、壁画等其他画种也要积极进行创作。
二、网络大展
省美协将利用协会网站,协调国内数十家知名美术网站,联合开展“中华脊梁——山东省抗震救灾主题网络美术大展”。所有参展作品在经过初步评选后,第一时间上传至网络公开展览。全部作品到位后,将展开声势浩大的网络评论和评选,分别评选出最具公众影响力的作品、最具感染力的作品等奖项。
三、专家评选
组织专家对参展作品进行评选,评选出各画种的优秀作品,根据画种、题材、风格、手法等设立相应奖项。
在明年的“泰山文艺奖”和“山东青年美术十佳”评选中,重点考虑本次主题创作的作品。
四、媒体宣传
配合我省帮助北川县重建家园的进度,协调新闻媒体,集中展开我省美术家优秀作品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注灾区、奉献爱心的热潮。在全国各专业媒体推出系列宣传活动,在学术界造成持续不断的影响。
五、推荐参展
省美协将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作品参加我省青年美术大展和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对特别突出的作品,将重点推荐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
六、综合大展
适当时机在北京举办山东省抗震救灾优秀美术作品大型展览,在四川成都及我省对口支援的绵阳市举办展览。
七、学术研讨
配合展览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省内及全国知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参加。
八、出版画册
出版大型画册,收录优秀作品、研讨会成果及系列图文材料。
九、收稿办法
参展资格:山东省美协会员(含中国美协会员)
参展范围:国画、油画、水彩、粉画、雕塑、壁画、漫画、招贴、设计等
收稿方式:作者须提供作品的7寸以上彩色照片,在反面标明作者、标题、尺寸、材质、通联方式等,请作者尽量同步提供电子版稿件,以便上网。评选出优秀作品再通知送原件。
收稿时间:2008年8月1日—9月31日
收稿地点:济南市经六路117号省美协策展部
邮政编码:250001
联系人:马述兴
垂询电话:0531-86059037
附:《关于深入开展抗震救灾主题创作的征稿通知》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
2008年6月10日
|